塞罕坝精神诠释劳动之美
河北承德塞罕坝林场曾是清朝皇家猎苑“木兰围场”的一部分。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,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、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,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,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。如今,这里已经变成了浩瀚林海,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效益,造福着当地,泽被着京津,恩及着后世
曾几何时,人们用“天苍苍,野茫茫,风吹沙起好荒凉”来形容塞罕坝这片荒原,但几代顽强的塞罕坝务林人用他们的勤劳、心血、汗水将这里改天换地变成了华北地区面积最大、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、自然保护区。可想而知,在年均无霜期仅有72天的坝上高原,几代塞罕坝务林人付出了多少汗水与心血。
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,扎根在“美丽中国”的绿色希望。这里集高寒、高海拔、大风、沙化、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,但一代代不屈的塞罕坝务林人以一种舍我其谁的勇气,艰苦创业的干劲,百折不挠的智慧在这荒凉、干旱的沙地上成功营造出112万亩人工林。沙漠成绿洲的奇迹背后,是几代、数千塞罕坝务林人的牺牲与奉献,许多人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忍耐寂寞几十年,许多夫妻在这里植树造林一辈子,并将这事业与责任传承给儿女,百万亩绿色林海,就是几代塞罕坝务林人最闪光的劳动奖章。
塞罕坝精神高度契合着“两个务必”精神。当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大环境下整个社会为利益而躁动、为享受而抉择之时,塞罕坝人依然坚守着他们的谦虚、谨慎、不骄不躁作风,一代代传承着艰苦奋斗的偏念。从“勤俭建场,艰苦创业,科学求实,无私奉献”,到:“艰苦创业,科学求实,无私奉献,开拓创新,爱岗敬业”,新旧塞罕坝精神核心是不变的“两个务必”与国家利益至上。
塞罕坝精神是无价的不朽功绩、劳动之美。面对环境污染、雾霾之痛、缺水之忧,十八大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“美丽中国”理念,而“美丽中国”却早已提前根植于塞罕坝人心中。建场以来,塞罕坝林场虽然累计投入7亿元,但110万亩森林,光林木价值就达40多亿元,而笔者根据数据计算,110万亩森林夏天每天光和作用释放5000万公斤氧气,足够7000万人呼吸之用,此外,每年吸收尘埃2400万吨,吸收二氧化硫5000万公斤,二氧化碳7000万公斤,涵养水分2亿吨,半数松柏林还能分泌几千万吨杀菌素,这绿色生态价值都是多少金钱无法衡量、能够买到的。
塞罕坝精神是劳动最美的价值体现,是对“美丽中国”理念最好的诠释,而“美丽中国”,和谐社会,都在期待复制出更多的塞罕坝精神,为“两个一百年”、伟大复兴中国梦增添更多绿色希望。